注册新账号 立即登录

小伙执著开网店 不拼销量拼个性

发布时间:2015-05-21 17:53:40 编辑:唯美臣 来源:唯美村

  今年27岁的电商陈秀才从大三就开始“触电”,等到毕业之际已经赚到人生第一桶金。毕业后,因为盲目扩大规模加上市场环境的影响,他又赔了近5万元。之后,他开始一年多的北漂打工生涯。2013年,不甘心的他又和两个同学开网店销售服装,一年的时间网店销售额达到2000多万元。今年,陈秀才将重心转移到产品研发和服务,虽然销量下滑,但是回头客和利润率一直在增长。


小伙执著网店 不拼销量拼个性

大学开网店赚十万 毕业回家赔五万

 

20日,记者来到位于即墨市电商孵化中心7楼的一间100平米左右的房间,陈秀才正和团队员工商讨新款衣服的面料和款式问题。陈秀才喝了口水,回忆着自己跌宕起伏的创业生涯。“我是在厦门上的大学,受寝室同学熏陶,我从大三就开始做淘宝。”陈秀才说,2010年,他读大三,当时网店在南方地区开始兴起,许多同学都在淘宝上开网店。禁不住诱惑的他索性也干起了电商,主要销售运动鞋。

 

因为厦门制鞋产业优势明显,他从工厂里拿到的货不但价格便宜而且款式新颖。他回到学校后将产品拍照上传到网店,设计专业的他将自己的店铺装点得非常漂亮,吸引了许多客户,订单也接踵而至。“那时做网店很容易,也赚钱。”陈秀才说,等到毕业那年,他已经赚了10万多元。有的同学毕业后直接用开网店赚的钱买了一套30多万元的房子。

 

大学毕业后,陈秀才回到青岛老家,在家里继续开网店卖鞋。“我父母听说我在网上开店卖鞋,都说是天方夜谭,根本行不通。”陈秀才用10万块钱全部从厦门购进了运动鞋,准备大干一场。像以前一样,他将照片上传到网上后准备接订单,可是,事与愿违,一连几天都没有接到一个订单,甚至连光顾网店的客户都很少。“当时我们这里可能还没形成网上购物的趋势。”陈秀才说,几个月后,他一共才卖出去两三万元的鞋子,为了尽快收回成本,他不得不摆地摊赔钱处理,最后他不但没收回成本,反而赔了近5万元。

 

有了此次教训,家人一直希望陈秀才能找个稳定点的工作。2012年年底,陈秀才只身一人来到北京,开始了打工生涯。虽然每月有8000多元的工资,但陈秀才不甘心一辈子都给别人打工,他想找个机会东山再起

 

视觉营销 帮订单数量翻一倍

 

2013年10月,陈秀才从北京回到青岛老家。“经过考察,我发现即墨这个地方服装产业发达,在这里开网店卖服装非常合适。”经过商议,陈秀才和他的两个大学同学开始在即墨开网店卖服装。正巧,即墨当时出台一项优惠措施,对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免费提供办公场所,三人带着3万元的启动资金,来到在即墨服装批发市场附近的电商孵化中心。

 

“刚开始我们都是从批发市场拿货,卖一件再拿一件。”陈秀才说,他们三人每天早晨8点钟就推着小推车到市场上货,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。几个月后,网店的订单从最初的每天几十单到100单左右,陈秀才这时发现,销量很难再突破,一直在100单左右徘徊。

 

“我们从杭州找了一家专业的摄影棚,要将产品形象提升上去。”陈秀才说,经过他的“视觉营销”,网店的销量逐渐上涨,每天能够达到200单左右。但是陈秀才觉得没有自己的品牌,一味地从别人家拿货利润太低。2014年8月,他设计了自己的两个家居服装品牌“wowpink”、“pinkmoko”,并且注重产品的自身研发设计,更加追求客户的个性化要求。整个2014年,陈秀才网店的销售额达到2000多万元,但是因为只追求订单数量,卖的大都是通款,纯利润只有百分之四左右。

 

一个领边反复修改十几次

 

2015年1月,因为和其他两个同学意见产生分歧,三人分道扬镳。“我想做自己的品牌,但是他们还是想要拼销量。”陈秀才说,为了打破以前拼价格增销量的思路,他从今年开始更加注重产品的研发设计。因为市场形势瞬息万变,产品款式也是千变万化,没有原创性根本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。

 

陈秀才先是在网上发布一些新款图片,然后根据客户反馈的要求修饰细节。“有一个女客户看好一款家居服,但是没有适合她的号码,我们商量后决定为她定做一件。”陈秀才说,虽然这件衣服不赚钱,但是他们更注重为客户服务。过后,这位客户成了他们网店的常客。“陈哥平时要求我们一定要为客户做好服务,并且注重公司自身产品细节上的设计。”公司员工徐纹龙说,有时为了一件衣服的领边,他都要求员工反复修改十几次才能满意。

 

陈秀才知道,要创新肯定要付出代价。“我们现在每天的订单要比去年同期下降一半左右。”陈秀才说,虽然现在他们每天只有大约500个订单,但获得的是更多的回头客,并且利润率也有所增长。谈起未来,正在转型中的陈秀才感到,只有高品质、高服务、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才能在这个行业中长远发展。

原创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唯美村立场。系作者授权唯美村发表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
相关文章 ARTICLE